近日,佛坪土蜂蜜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成为该县的一张国字号“金名片”。佛坪县持续强化人才强县战略,将专家工作站建设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专家工作站+产业链+人才培育”的融合发展新路径,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布局,构建多层次工作站体系。立足秦岭南麓生态功能区定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通过“需求+专家”动态匹配机制,将专家智力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精准规划专家工作站布局。围绕特色种植养殖、旅游、绿色食药、教育卫生等特色产业和民生需求领域,构建了分层级、全覆盖的工作站网络。截至目前,建成省市级专家工作站12家,县级专家工作站9家,省级专家工作站建成数量居全市第一。
产才融合,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工作站建设始终坚持“产业导向”和“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民生需求,引进高端专家资源,攻克技术难题。其中,县林业局牵头建成的林麝专家工作站,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邀请9名专家连年来县指导技术,解决选址、饲料、疾病防治等难题,仔麝成活率由75%提高至93%,林麝繁殖双胎率由50%提高至75%,麝香产量翻了一番,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镇村发展林麝养殖的愿望,实现了“三提高一增强”。今年以来,全县繁殖林麝幼崽211只,产麝香3200克,产值突破800万元。
赋能发展,提升本土人才能力素质。专家工作站不仅是技术攻关的平台,更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佛坪县充分发挥工作站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形成了“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全员提升”的良性发展格局。建成的智能养蜂技术应用与功能性蜂产品研发专家工作站,领衔专家在全县开展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中蜂从业人员500余人,指导10余名中蜂养殖“土专家”提升技术,其中“土专家”董水成被评为“全省高级职业农民”。棕榈纤维基础材料应用开发省级专家工作站主导研发了棕榈纤维真空低温协同烘干技术,帮助当地企业人才提升技术,排除了传统日晒不卫生、不环保、无法灭菌和热风机带来的热聚集炭化风险,使能耗减少60%,利润率增加15.3%,该技术成为行业革新技术。(作者: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