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种子在蓝田生根发芽
——秦岭国家植物科普进校园活动点燃青少年守护热情
时间:2025-09-30 16:23 来源:三秦都市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8日、29日,秦岭国家植物园与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携手蓝田青少年活动中心,先后走进蓝田滋水中学、滋水小学及芸阁小学后,持续开展“聆听生态之声 守护秦岭生灵”为主题的科普进校园活动。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科普剧表演、互动实践等多元形式,为三所学校千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生态教育课,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守护秦岭、建设美丽陕西的绿色种子。

沉浸式科普 从课堂到自然的生态启蒙

活动过程中,秦岭国家植物园的专家以《种子的72变》为题,通过展示种子标本,揭秘秦岭植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同学们惊叹于植物种子的多样性,更了解到“翅果油树”等珍稀物种的保护现状。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带来的科普剧《听七仔和保育员讲八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剧中,全球唯一圈养棕色大熊猫“七仔”的卡通形象与保育员趣味对话,生动演绎了动物保护,爱护鸟类等知识。孩子们在欢笑中深刻认识到“秦岭生态走廊”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实践出真知:动手参与守护绿色家园

活动特别设置实践环节,鼓励青少年“从身边做起”。在校园植物园中,学生们跟随科普老师为校园里树木悬挂科普名牌;在“美丽中国秦岭画卷”长卷创作区,同学们生用画笔描绘出朱鹮翱翔、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深深地表达对秦岭生灵的热爱。

家国情怀:生态保护与爱国精神的交融

蓝田青少年活动中心惠主任在总结本次活动时说,此次科普公益活动突破传统说教模式,通过“互动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方式,把秦岭是“中央水塔”“中华基因库”的概念生动地传授给孩子们,激发了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国庆节前夕开展这样的活动,正是希望将生态文明理念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让守护绿水青山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据悉,秦岭国家植物园未来计划将蓝田模式推广至全省,通过建立“校园生态角”、开展“秦岭小卫士”认证等长效机制,持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正如芸阁小学学生在活动绘制画卷所写:“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秦岭,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记者:李永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