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林”实现多重增值
——丹凤县蔡川镇积极探索“以林养产、以产促绿”的发展路径
时间:2025-09-18 09:32 来源:商洛日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9月12日,记者走进丹凤县蔡川镇页山村碧根果示范基地,一棵棵碧根果树迎风摇曳,树下套种的怀牛膝长势喜人,黄豆豆荚圆润饱满,一幅绿色生态与产业发展相融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通过精心喂养,鼯鼠能带来不错的收益。图为庵底村养殖户在用侧柏叶喂鼯鼠。

  碧根果,即美国薄壳山核桃,不仅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坚果,还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被誉为“保健坚果”,既可直接食用,也常用于榨油、烘焙等深加工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我们对村里的50亩老化核桃林进行改造,在县林业局的支持下,从南京园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种,利用腾退的园地栽种4年生薄壳山核桃嫁接苗400株。”页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增介绍。

  薄壳山核桃一般3—5年开始挂果,1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基地还采取果药套种、果粮兼做的方式,套种怀牛膝20亩、黄豆10亩,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多赢”。

  林下经济,一头牵着生态美,一头连着百姓富。

  近年来,蔡川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林养产、以产促绿”的发展路径,通过技术赋能、龙头引领、政策扶持三措并举,大力发展林药、林畜立体融合的林下经济模式,有效激活林地潜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蔡川村散养鸡养殖基地,成群的土鸡在郁郁葱葱的林间自由穿梭觅食,悦耳的“咯咯”声此起彼伏。

  蔡川村养殖大户齐留留在零散养殖土鸡的基础上,成立蔡川镇凤禽安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改造闲置养牛场为散养鸡养殖基地,同时利用林区的自然条件,打造丹凤县最大林下散养鸡基地,肉鸡、蛋鸡分别存栏8万只、3万只,预计年出栏20万只。

  “土鸡在林间自由活动,以草籽、昆虫为食,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能除草除虫、疏松土壤。”齐留留说,“靠山吃山,就得养山富山。”

  “我们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推行散养蛋鸡代养合作,积极打造‘蔡川留留’品牌,在丹凤、洛南开设了门店销售散养鸡和土鸡蛋。同时,为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合作社创新推出‘三丈弹弓’打中送鸡营销活动,通过抖音平台线上预约推广,借助短视频引流,吸引周边客户1万多人,有效带动了产品销售。”齐留留介绍,目前,合作社有“九斤红”肉鸡、“黑窑”柴鸡和“五黑”乌鸡等优质品种,产品主要销往西安、成都、重庆和湖南、湖北等地,年销售额460万元以上。

  蔡川村有致富鸡,庵底村有生财鼠。

  庵底村是蔡川镇最早养殖鼯鼠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村养殖大户周建东的带动下,成立了瑞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村60户群众养殖鼯鼠1万多只。2024年,蔡川镇积极争取省级项目支持瑞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更新养殖设备,盘活改造原庵底中学闲置校舍,建设可养殖2000只鼯鼠的示范基地,配套人才工作站和鼯鼠滑翔实验基地。

  走进庵底村鼯鼠养殖基地,干净明亮的笼舍里,胖胖的鼯鼠正窸窸窣窣地啃食柏树叶。

  今年47岁的周建东养殖鼯鼠已有25年。他从一个对鼯鼠养殖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养殖大户。

  鼯鼠的粪便叫五灵脂,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今年我养了500多只鼯鼠,一只鼯鼠一个月产0.5公斤左右的五灵脂,每公斤五灵脂售价40元,每个月能收入近1万元。”周建东说,“除了卖五灵脂,我还售卖种鼠,去年一年共收入40多万元。”

  “我们镇鼯鼠养殖主要分布在庵底、太子庙、留仙坪、页山等村,目前,全镇共有250多户参与养殖,直接从业人数800多人,鼯鼠存栏量3万多只,年可产出五灵脂100多吨,年产值约1000万元。”蔡川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何倩介绍,今年蔡川镇通过政策扶持免费发放侧柏树苗1.3万多株,调动群众种植侧柏,有效绿化乡村道路,为鼯鼠养殖产业打造稳定的原料供应源。

  为推动鼯鼠产业做大做强,蔡川镇积极引智借力,聘请省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车利锋为顾问,将庵底村作为研究样本基地,今年,刚刚促成省动物研究所与丹凤县开展合作,在庵底村建设陕西药用动物研究实验示范基地,主要开展鼯鼠繁殖育种、疾病防治、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科普研学等工作。建成运行后,周边养殖户可最早享受研究成果转化的红利,及时解决养殖问题,为鼯鼠及其他药用动物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我们还同步扩大林菌、林药产业规模,目前,全镇累计种植天麻、猪苓、茯苓等中药材2万亩,香菇木耳等食用菌120万袋,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何倩说。

  以林兴业、以绿生金,好生态不断孕育“好钱景”。留仙坪旅居康养基地凭着“生态实力”,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休闲康养。

  “这里空气好、景色美,住下来就不想走了。”漫步在健身康养步道上,西安游客赵女士高兴地说。

  留仙坪村坚持规划引领,以整治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用活红色资源,盘活闲置资产,激活各类要素,形成了形态、生态、业态、文态“四态共生”的乡村振兴新局面,依托优质森林资源,结合医疗、养生、休闲等业态,探索健康养生新模式,打造留仙坪旅居康养基地,建设健身康养步道2条3.8公里,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千万工程”示范村。今年以来,留仙坪旅居康养基地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2000多人次。2024年留仙坪村集体经济收入116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9万元。

  从林菌共生到林药套种,从林禽养殖到旅居康养,曾经静谧的林下空间正孕育着勃勃生机,不仅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家门口的“聚宝盆”,也让“一片林”实现了多重增值。如今的蔡川,正以山为媒、以绿为笔,奋力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