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中聚宝 林下生金
——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集体林权改革试点见闻
时间:2025-09-17 08:57 来源:群众新闻网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9月15日,风和日丽。位于岚皋县四季镇木竹村境内的一处国有林下,二十几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锯枝、劈木、装钵、填菌、覆土。

“这些木料,是我们在对国有林进行疏枝时剔下来的,将它们锯成段,劈成块,就成了天麻的大本营!”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场长胡福林说。

岚皋地处秦巴深处,森林覆盖率达80.86%,其中,仅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管护的国有林就达46万亩。

9月15日,王运成(右一)在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天麻营养钵装填技术。

如何利用好林下资源,一直是岚皋林业人苦苦思索的课题。

今年,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决定,借集体林权改革东风,在所管辖的国有林下试种已经在本县滔河镇取得良好成效的乌红杂交天麻。

说干就干。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统筹资金200万元,并请来专门技术人员选址建设。

“天麻喜凉爽,忌高温,最好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1800米的山区。”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王运成介绍。

最终,大家把目光聚集到木竹村。“这里不仅海拔适宜,在1500米左右,而且分布在银百高速四季出口至巴山大草原景区的游览线上,既便于基地建设,又利于产业融合升级!”王运成说。

今年38岁的王运成是湖北十堰人,之前一直在十堰老家种天麻。五年前,他来到岚皋县滔河镇连襟家,发现这里山林广袤、海拔适中,非常适合天麻生长,当即种植5亩,半年后,收获鲜麻1500公斤,加之品相好、价格高,一举获利5万元!

消息不胫而走,群众纷纷种植。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也果断抓住了这一机会!

“装营养钵,按件计工,一块五一钵,最多时,我一天能装一百六七十钵!”木竹村5组村民朱忠银笑着说,“我已经干了40多天了!”

“这一钵成本在20元。保守估计,明年也能产鲜麻4斤,就按15元一斤计算,也有60元,除去成本,还有40元!”王运成介绍道。

一些群众还另有打算。“学到技术后,还可以自己种!”村民储成连一边忙碌一边说,“有林场兜底,亏不了!”

“到今天下班时,装填营养钵的总数预计可达6万个,只要管理得当,明年秋季就能有200万元净收益!”说到这里,王运成已眉开眼笑。

“‘钵’中聚宝,是为了林下生金,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赢之路!”站在林间小道上,岚皋县林业局局长张修鹏语气坚定。(通讯员 陈延安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