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护鸟情缘”
时间:2025-09-09 08:54 来源:陕西日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8月21日,岚皋县野生动物救护站内,志愿者廖运涌用夹子夹起新鲜牛肉,为一只亚成体褐林鸮进行放飞前的喂食。

“这只褐林鸮是今年5月在龙城步道绿地公园被游客发现的。接到救护线索后,我们赶到现场,但没有找到它的巢穴。当时看到它状态虚弱、无力飞行,我们决定将它带回救护站。”9月4日,廖运涌介绍。喂食完成后,廖运涌戴上防护手套,轻轻将这只褐林鸮装入笼中,随后带往耳扒山的灌木林进行放飞。

廖运涌与野生动物救护的缘分要从2018年4月说起。当时他在岚皋县城经营着一家宠物店。有一天,廖运涌接到岚皋县林业局的电话:有两只猫头鹰幼鸟急需救护。

由于当地缺乏专业的野生动物救护人员,从未接触过野生动物救护的廖运涌接下了这个重任。“那是两只拳头大小的幼鸟,一只脖子感染,一只翅膀腐烂。”廖运涌回忆,他小心翼翼地检查,处理幼鸟伤口,天天敷药观察,还特意买来牛肉拌上药粉喂食。经过5个月的精心照护,两只猫头鹰终于长大并“回家”。

有了这次的经验,廖运涌多了一份野生动物救助的“副业”。7年来,他救助的野生动物达400余只,包括猫头鹰、白鹭、竹鸡、麻雀等鸟类,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鸟爸爸”。

“救助的意义,就是让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廖运涌说。在平时的救助行动中,他坚持科学救助,对判定状态正常、活泼、无伤病的野生成年动物尽快野放,并留心放归后的状况,确保它们再次融入自然。

据了解,岚皋县已发展野生动物救护志愿者74人,其中11人加入了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为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力量。“我们建起了占地350平方米,集收容、救助、康复、野化于一体的救护站,并配备专业的救护设备和物资,为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的野生动物提供专业的救护保障。”岚皋县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毛秦南介绍,今年以来,岚皋县已累计救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8只、“三有”保护动物36只,发放救护荣誉证书23份。

不只是救助,还要为野生动物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岚皋县通过健全机制、夯实责任、干群合力等方式织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安全网。如今,“镇村林长+属地警长+生态义警+生态护林员”组成了1600多人的“森林卫士”队伍,成为岚皋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