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巷古槐:一树见证千年沧桑
时间:2025-07-17 09:25 来源:渭南日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马家巷古槐 通讯员 李欣语 摄

  盛夏时节,微风轻拂,大荔县双泉镇南太奇村马家巷西头,涝池岸边,一棵千年古槐巍然屹立,枝繁叶茂,树影婆娑,绿荫如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7月10日,记者踏访村落,见到了这棵古槐。古槐四周围挡着护栏,栏杆上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红色标牌,标注着“树龄:1000年”和“保护级别:特级”的字样。

  步入围栏之内,古槐的雄姿尽收眼底。树身粗壮,村民马郁文与马金斗二人合力,也难以将其合抱,他们笑言:“三个人来抱,也显得有些勉强。”

  古槐树身已中空,内部以砖块支撑。马郁文打趣地说:“人活脸,树活皮。这树靠着树皮,活得可精神了。”

  仔细观察,粗糙的树皮,宛如岁月的刻痕,自根部蜿蜒而上,所到之处,绿叶繁茂,枝头黄花点点,为夏日增添了一抹亮色。据马金斗介绍,槐花自六月绽放,直至九月,花期绵长。

  据大荔县林业局编纂的《古树名木》记载,这棵古树为国槐,高7米,胸围3.8米,冠幅11米,1975年曾遭受火灾。

  古树分为南北两大枝干。南枝如虬龙盘踞,粗壮沉重,几乎触及地面,被刻有“精心管护”的水泥桩稳稳托住,枝头枝叶向上生长,与邻家墙壁相依。北枝则被护栏前端的水泥墩轻轻托起,向上生长,向外延伸,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风挡雨。

  抬头仰望,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光影斑驳,光晕闪烁。枝叶向四周延伸,高过房顶,西边低垂,几乎垂到地面。由于树冠庞大,村里人特意支起两根仿树皮水泥柱,立于巷道两侧,与古树融为一体。柱子上书写着对联,西面为:中华富强中华兴,天下和平天下安;东面则是:弘扬马族勤劳美德,传承先祖简朴精神,寄托着马家巷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古槐之下,是马家巷人世代生活的缩影。马金斗自豪地说,“村里以经济作物为主,种植了冬枣、葡萄,还有桃子等杂果。大家在这里乘凉,交流种植技术,比较收入,年收入四五十万元不算稀罕事。”

  86岁的马全喜回忆道:“老辈人说,先有古槐树,后有马家巷。”马家巷人姓马,自高明镇曹家洼村迁居至此。记忆中,以古槐为中心,东边是巷道,西边是庙宇,北边是屋舍,南边是涝池。如今庙宇虽已不复存在,但这棵古槐依然挺立,见证着马家巷的沧桑变迁。

  村民们引以为傲的是,这方水土养育出的儿女,有的成为飞行员,有的在部队立功受奖,还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服务社会。“咱们马家巷,可是人才辈出!”马全喜的笑声中充满了自豪。

  古槐有专人管护,日常巡查,及时制止破坏行为;定期清扫护栏内外,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护栏上的《千年古槐换新貌》“三字经”——“树新风、守法治、护古槐、中国梦”,凝聚了村民对古树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千年古槐根叶茂,世代后昆管护好。前人栽树后人凉,先祖美德永传扬。”这棵千年古槐,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马家巷人精神的象征,承载着历史,孕育着希望。(记者:张晓玲 通讯员:李欣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