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筑牢森林“防火墙”
时间:2025-07-08 11:08 来源:陕西日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你好,进山需要信息登记和扫码,麻烦配合一下……”7月4日,在黄龙县圪台乡森林防火卡点,值守人员王安一边确认进山人员身份信息,一边指导其登记和扫码,并提醒大家注意防火安全,不要携带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林区。

黄龙县总面积27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7%,林草覆盖率超过92%。近年来,黄龙县在护林防火实践中,探索实行“三管三靠前三机制”的“三个三”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乡镇、社区、村组,协助开展护林防火,“抓早抓小抓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守护绿水青山。

黄龙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副局长方继斌介绍,“三管三靠前三机制”即管住人、管住坟、管住电,基层群众靠前,党员干部靠前,灭火物资靠前,“联防联控”机制抓预防、“林政合一”机制管长效、“专群结合”机制保平安。“三管三靠前三机制”各有侧重,“三管”抓源头防控,“三靠前”抓迅速处置,“三机制”抓长效治理,最终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森林“防火墙”。

按照“看住山、守住路、管住人、防住火”思路,黄龙县在全县范围内分片区设立86个临时卡口,派出160名值守人员守住入山路口、林区旅游线路、林区墓地、林区作业点、农林交错地带、森林火情频发区域等6个关键部位,严格执行入山登记制度,认真排查过往人员、车辆,收缴火源火种,确保林区安全。

清明节前后,正逢森林火情的高发期。为了降低因祭祀用火造成森林火情的风险,近年来,黄龙县落实一坟一卡、一区一档、一站一簿、一场一图火源管控措施,实现了山头有人管、林区有人护、路口有人守、坟头有人看的工作局面,切实把火源火种堵在山下林外。

“作为一名村级林长,守护好一草一木,责无旁贷。每天在辖区内的林地和草地里转一转,我才放得下心来。”在瓦子街镇瓦子街村,正在巡山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忠玉说。

森林防灭火工作中,“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瓦子街镇依托镇、村两级林长工作体系,开展常态化、制度化防火巡逻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地毯式”防火巡查,形成了森林防火网格化责任体系。

黄龙县由政府专项列资聘用了352名村级网格防火巡查员,并抽调全县47个村的335名骨干力量投入日常巡防工作,乡镇、林场组建20支半专业扑火队伍,随时待命,第一时间响应处置火情。

不仅如此,为解决偏远林区森林救灾物资、人员难以快速到达的难题,黄龙县积极搭建“县有储备、镇场有库、村站有点”的三级物资储备体系,建设20个乡镇、林场物资储备库和12个村级物资储备点,配足配齐灭火弹、风力灭火机等物资机具,落实专人管理防火物资,确保关键时刻保障到位。

在黄龙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全县重点森林防火部位实时监控情况。“我们在全县18个防火视频监控点布设了具备热成像功能的高清摄像头,并在重要进村、进山路口安装监控设备,实现了对全县重点地段和林区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巡查。”黄龙县森林防火队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黄龙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加大智慧防火、林火大数据、无人机巡航等项目建设,森林防火现代化、数据化、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森林火情预警预报和处置能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周边乡镇、林场加强信息交流,联合巡查宣传执法,加强互联互防、联防联控,守护青山常在。”黄龙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