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波园龙爪槐 倚新虎/摄
古树档案:镜波园龙爪槐,位于富平县淡村镇亭子村。树身高5米,胸径2米,冠幅6米。树龄逾千年,古树保护等级为特级。
一棵古树,是凝固的岁月雕塑,以苍劲之姿诠释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在富平县淡村镇亭子村温泉河南岸土台之上,傲然挺立着一棵树龄逾千年的龙爪槐。
据明代孙丕扬编纂的首部《富平县志》记载,西汉薄太后的花园曾建在此地,相传薄太后晚年思念故乡,因此处依山傍水,荷叶接天,风景酷似苏杭水乡,遂辟为休养之地。薄太后还将宫廷糕点的制作技艺亲授当地百姓,这便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后饼的传承渊源。
据清代光绪十七年《富平县志》记载,镜波园于康熙年间建造,历经战火,遗址唯余门前古槐一株,虬枝盘踞。现存龙爪槐高5米,胸径2米,冠幅6米。树体粗粝皴裂,恰似青铜铸就。主枝如苍龙探爪,垂枝呈伞状倾斜,末梢蜷曲似钩,若巨龙敛爪。
每至晴日,光透枝叶,地上斑驳若水墨画面,蔚为奇观。树体东南新发一枝扶摇直上,嫩叶密密匝匝,鹅黄与翠绿相间,夏风过处,新枝与横斜老干刚柔相济,最妙处是与老枝形成对比,在低垂蜿蜒的叶丛中陡然上扬,宛若书法家挥毫顿挫,恰似狂草笔势,将古树化作一首立体诗行。
镜波园不但风景优美,且藏书著述甚丰,还是当时文化活动及学术交流盛地,著名大儒常在此聚会。其中有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被梁启超誉为“清初六大师”之一的傅山,以及关学代表人物“关中三李”(李因笃、李颙、李柏)等,诸贤曾在此讲学论道、挥毫泼墨、吟诗作画、畅谈天下……使此园成为关中地区文化地标。
屹立千年,古槐的每一圈年轮,都跃动着生机,深藏着故事。而今,名士已杳,唯有古槐依旧聆听着历史的回音,其盘曲虬枝被文人视作“风骨不屈”的象征。古槐见证了镜波园的兴衰、关中学术的鼎盛,也铭记着战火的创伤,堪称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立体活史册”。
进入新时代,古槐又焕发了新活力。近年来,富平县林业发展中心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在古槐根部培土筑基,施肥浇水,让镜波园这棵古老的龙爪槐新枝勃发,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