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全省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与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培训班在西安举办,回顾总结近年来工作成效,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飞霞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单位领导及专家,分别围绕食用林产品工作职责以及技术标准、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形势及工作任务、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要求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授课。省林业局法科处负责同志通报涉林知识产权保护和食用林产品考核评议相关情况,榆林市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和食品安全工作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和舌尖上的安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的嘱托“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认真履职尽责,落实好植物新品种保护及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任务,为加快推动陕西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我省已编制《陕西省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2024-2035)》,发布《彰武松育苗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30项,建成油松、七叶树、红枣等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5个,指导培育并获批“长安丽人”木兰、“西农1号”花椒等林草植物新品种41个,审定发布“商洛紫玉”核桃、“秦巴红”香椿等省级林木良种147个,我省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满分。2024年对我省核桃、花椒、板栗、鲜枣、油茶籽、蜂蜜和产地土壤实施了质量安全监测。监测地区涉及西安、宝鸡、延安等10个市61个区县,以及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直属太白、宁东、宁西、汉西、龙草坪5个林业局。全年实施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960批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食用林产品监测工作连续六年获得国家食品安全考核满分成绩。
会议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执法队伍,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筑牢安全防线。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培训,特别是要提高涉林知识产权保护业务能力,持续组织实施优良品种选育和技术攻关,加强新品种和良种申报管理,推动本地区种质资源创新培育再上新台阶。
会议要求,要提高对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用科学严谨的检验检测工作筑牢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防线。不断完善本地区监管体系,压实属地管理职责和部门监管责任,补强林产品行政执法和检验检测队伍,确保本地区食用林产品监管工作规范有序推进。要统筹开展好市级监测工作,结合实际合理确定监测产品和指标,保证本地区监测任务如期完成。
各市林业主管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省林业局机关有关处室、局直属有关单位相关人员共100余人参会。(作者:贺轶 审核:肖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