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林长制 筑牢陈仓安全屏障
时间:2022-06-28 10:24 来源:宝鸡市林业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近期,宝鸡市陈仓区召开全区总林长会,紧密围绕省市总林长会工作要求,部署开展“十大行动”,促进基层林长责任落实,筑牢“陈仓崛起”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创新开展国土绿化美化行动。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合理规划确定绿化用地,科学选择经济价值高、绿化效果好、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对全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实施绿化美化,推动全区生态空间综合治理与林长制体系深度融合,力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促双赢,确保今年4.82万亩市级国土绿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持续开展秦岭生态修复行动。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要求,不断提升秦岭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各级林长制办公室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严格落实产业准入清单制度,常态长效抓好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秦岭野生动物专班成员单位要持续发挥各自职能,继续做好秦岭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示范镇村创建行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秦岭区域所有峪口安装视频监控网络设备,采用无人机定期巡航、卫星实时抓拍监测等科技手段,不断完善全区林长智慧云系统信息化建设,督促镇村林长认真履职,确保秦岭区域森林资源得到科学有效保护。年度内在全区力争创建林长制示范镇村各2个。

四是扎实开展资源质量提升行动。立足森林资源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陈仓区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采取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补植补造、林相改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综合性措施,逐年度、分区域稳步推进天然林修复,按照大径材培育标准,加快培育优质天然林资源,不断提升林分质量,为区域生态优势全面转型升级打牢基础。

五是深入开展林地保护专项行动。结合国土“三调”成果,及时开展林草湿地生态监测评价和森林资源“一张图”更新工作,全面完成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清零”。同时,要求切实加强林草湿地资源监管,严格控制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坚决杜绝未批先占、批少占多等现象发生,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多方位开展警示教育,严格卫片执法和问题整改,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早办、快办、严办,有效遏制破坏各类毁坏林地违法犯罪行为。

六是认真开展森林执法清风行动。扎实开展“2022清风行动”,通过林业、公安、交通、网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非法捕猎、采集、繁育、出售、购买、利用、食用、运输、邮寄、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等活动,正确引导网络交易、直播社交等线上平台和市场门店、酒店餐馆等线下交易场所自觉抵制非法买卖食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行为,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好氛围。

七是开展林业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结合陈仓区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虢镇北坡森林公园等现有基础,以中草药“百草园”项目建设为引领,年度内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处,建设任务360亩。在县功镇实施柴胡种源选育基地项目建设任务30亩,改造花椒经济林2000亩。通过举办花椒节、柴胡节等形式,不断加大产业对外宣传力度,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八是探索开展林下经济种养行动。以香泉、新街两镇以及冯家河、八里庄两个国有林场为重点,主动对接并延伸省市林麝养殖项目产业链,通过项目资金补贴等形式,试验开展林下中药材、土鸡等种植养殖。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进一步盘活西部山区绿色生态资源,示范带动全区林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度内力争建成林下种植养殖示范点2个。

九是广泛开展林长工作宣传行动。深入开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林业法律法规进林区学校、进企业社区等宣传活动,在陈仓电视台设立林长制宣传专栏,每月滚动播放林长制专题片不少于2期。依托虢镇北坡森林公园等现有游园广场,在城区和西部山区建设林长制主题公园2处,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林业法律法规、森林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基地。

十是严格开展林长责任考核行动。结合中央、省市林长制工作考核意见,不断完善林长制考核具体办法,建立健全林长制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及时充实考核指标体系,督促各级林长认真扎实履职。同时,要求全面加快基层林长制建设,完善镇村林长会议、巡林、信息报告、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不断强化基层林长组织体系和能力建设,明确林长制成员单位保护发展林草等资源的目标和责任,形成各级林长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长治”长效机制,为巩固拓展林业发展建设成果、打造最具发展活力新城区提供坚强生态保障。(作者:刘万里 审核:赵宗余 编辑:慕旭飞 师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