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围绕全省种苗工作,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现随文报来有关情况报告,请审阅。
附件:关于开展《种子法》实施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的情况报告
二○一○年九月二日
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开展《种子法》实施十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的情况报告
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种子法》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宣传《种子法》,提高广大种苗生产经营者的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经营。同时,要求全省种苗行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重点学习《种子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陕西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领会《种子法》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应用和贯彻《种子法》,提高法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同时,结合种苗工作,开展《种子法》及其法规规章专题培训。
二、规范种苗管理,保障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陕西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布局。为了规范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种苗的生产和供应,确保经济林基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保障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结合我省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要求,我们先后起草印发了《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加强质量监管切实搞好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种苗生产供应的通知》、《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加强核桃种苗生产和品质管理的通知》、《陕西省林业厅核桃良种穗条及苗木生产使用管理办法》、《陕西省核桃良种采穗圃建设技术规范》、《陕西省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技术规范》、《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加强核桃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通知》,对核桃良种穗条采集、苗木生产供应、品种质量、包装储运等全过程和核桃采穗圃、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及生产管理做出了规范要求,使核桃等种苗生产质量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切实保障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质量监管,落实“两证”管理制度
围绕国家林业局实施的《种子法》宣传年活动,我们以种苗执法为抓手,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一是以清理检查“两证”为核心,规范“两证”管理。我们印发了《陕西省林业厅关于规范核桃红枣等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检查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开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检查清理工作,规范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程序,采取得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苗市场。结合我省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我们重点核查、规范了主要林木良种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程序,并实行现地审查和专家核查相结合,确保良种品质种苗质量。同时,建立林木良种品质质量承诺制度,要求林木良种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林木种子做出品质和质量承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搞好项目工程建设
一是起草印发《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加强核桃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建设核桃采穗圃和核桃良种繁育基地的重要性,规范建设管理,严格资金使用,确保核桃采穗圃、良种繁育基地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二是积极争取,协助落实全省核桃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我们编制了2010年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指导计划和核桃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建议计划,并分别由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印发执行,落实建设补助资金2470万元。三是编制完成国家级良种基地发展规划,为良种补贴试点打下基础。我们组织召开了国家级良种基地和良种苗木试点工作会和国家重点良种基地发展规划及国家良种补贴试点单位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评审会,共评审规划安排部署国家级良种基地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正在修改完善并进行专家评审。四是确定了我省重点林木良种试点补贴和良种苗木补贴试点单位,上报国家财政部,争取落实试点补助资金725万元,其中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补贴445万元,良种苗木补贴280万元。五是规范项目管理,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强化管理,加快工程进度,按照设计要求按时完成建设内容。同时,针对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五、规范林木品种审定,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一是起草印发了《陕西省主要林木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和《加强林木品种审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充分认识林木品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开展优良乡土树种品种的调查和选育,同时,积极组织优良品种的申报工作。二是审(认)定“奥德”樱桃等16个品种为省级林木良种,并将审定时间、特性、繁殖技术要点、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范围等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并在《陕西林业科技》杂志上刊登宣传,加大林木良种推广力度。同时,结合科技下乡周宣传活动,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赴安康、汉中、商洛等地开展油茶、核桃良种育苗技术现场指导。把良种育苗技术送到乡镇村寨、山头地块,受到了林农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