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A
签发人:党双忍
姚建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沙苑沙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建议》(第469号)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加快推进我省沙苑沙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情况答复如下: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沙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进入了“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大荔沙苑地处我省东大门,地理位置特殊,是我省内陆最大平原沙区,涉及6个乡镇,26万多人口,85万亩土地,占大荔县总人口的35%,总面积的31.5%,也是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全面加强沙苑沙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沙区生态安全屏障,对新时期促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根据陕西省防沙治沙工作安排,结合您的建议,我局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强沙苑沙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恢复生物多样性。重点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依法治理力度
加大对省人大颁布的《陕西省实施<防沙治沙法>办法》、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和《市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实施力度,切实依法保护沙区植被。加强林业执法干部培训,严格林业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沙区植被的违法犯罪案件,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全面推行林长制,严禁林地非林化,严格林草地用途管控。
二、强化政策激励和投资力度
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原则,采取“政府引导,资源整合,企业运作,示范建设”方式,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沙苑国土绿化和产业振兴,优先扶持造林大户和企业,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保护,实现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渠道多元化、产业发展规模集约化。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采取林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企业出资金与技术、农民出土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沙区林草产业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向沙产业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倾斜,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及延长贷款年限等,为沙产业发展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按照“造林管护收益为一体”原则,强化后期沙苑沙区管护责任落实,推进精准管护机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实施黄河流域重要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积极谋划申报沙苑沙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治理项目,继续争取国家重点工程和地方重点项目,提高对沙苑沙区治理的投资份额。
三、推进沙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
立足区位优势,着力发展以改善沙区生态建设为重点,植被保护为主线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沙漠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促治沙的格局。继续做大做强以黄花菜、冬枣、西瓜、花生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大路菜种植面积。在南部沙苑官池、韦林、朝邑、羌白、苏村、下寨6个镇,选择耐干旱、耐贫瘠、抗风蚀,具防护经济效益的水枣、桃、李、杏等适生乔灌木。依托现有林下种植资源,大力推行“林粮、林油、林菜”等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尽快建成百亩以上的示范点10个,引进和扶持5-8个沙产品加工企业,争创精品名牌。重点发展养牛、猪、羊和沙地旱鸭等沙区养殖业,建设养殖小区15个,扶持羊牛、养羊专业村10个。同时,加快建设大荔国家级沙漠公园、沙苑三河湿地等特色沙漠旅游景点,逐步建成沙漠生态休闲度假景区,促进沙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沙苑沙区治理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陕西省林业局
2022年6月20日
(联系人:辛 娟 电 话:029-8865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