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B
签发人:党双忍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对我省黄河重点流域植被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调查评估的建议》(第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西黄河流域是黄河流域之芯,陕西黄土高原是黄土高原之芯。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上,陕西一直站在潮头、走在前列。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陕西林业坚持“以绿治黄”,持续实施生态空间治理工程,全省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森林覆盖率达到36.8%。根据陕西省气象局卫星资料分析表明,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你委从陕西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建立长序列的时间维度调查评估制度、建立完整的空间维度调查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植被生态环境系统性调查评估和建立本地化植被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发展方案”的建议十分重要和必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下一步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意义重大。
一、关于建立长序列的时间维度调查评估制度的建议
1978年,我省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在全省范围布设6440个固定样地,先后开展9次清查,建立了连续、完整的森林资源数据库。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每5年开展一次,主要目的是了解资源的动态变化,评价一定时期内人为活动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必要手段。为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2016年起,创新应用卫星影像变化图斑,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年度更新,矢量化数据全面建立。为强化林业信息化建设,2020年,启动生态空间云平台建设,依托已建立的林地资源管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控等信息管理平台,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建立各种类型基础数据库,构建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安全高效的生态空间云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省国土“三调”数据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矢量数据为依据,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生态空间“一张图”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全面应用高清遥感影像,探索野外数据移动采集等,精准掌握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生态资源动态变化,形成多维度的生态空间实时和历史数据,为生态空间治理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关于建立完整的空间维度的调查评估制度的建议
多年来,我们积极与有关单位开展合作,探索生态效益监测试验、评估,为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一是指导延安市开展生态效益评估实验平台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分别在羊圈沟流域、南泥湾、吴起金佛坪村建立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人工刺槐林疏伐措施观测、人工沙棘林抚育观测三个实验平台,特别是傅伯杰院士团队在羊圈沟小流域开展的黄土高原坡面和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生态过程、植被恢复和与淤地坝等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生态恢复模式的服务功能与适宜性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黄土高原特别是延安地区植被的恢复,提升了整个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呈现出良性循环。二是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合作,2019年建立了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开展植被恢复与持续利用、土壤改良、沙产业培育、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循环农业与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自然资源、统计、气象、测绘等部门对接,及时了解采集全省地理信息、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气象信息、测绘信息等相关数据情况,建设生态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并结合全省“三调”矢量数据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矢量数据,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实现全省生态空间“一张图、一套数据”的精准化管理,真正把数字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发展优势。
三、关于深入开展黄河重点流域植被生态环境系统性调查评估的建议
新一轮机构改革,原林业部门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等职能明确划入自然资源部门。职能的调整,将有效解决各类资源调查数据长期以来标准不一,口径不一,家家出数据,家家不一样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以国土“三调”为本底,加快数据整合,构建全面、系统、统一的生态空间基础数据库。同时,结合自身职能,委托专业技术力量,继续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年度更新;以全省国土“三调”数据为依据,适时开展草原资源调查等,全面掌握森林草原资源家底、深入分析森林草原资源动态变化、精准制定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对策,确保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
四、关于建立本地化的植被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发展方案的建议
省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立足“森林、湿地、草原、荒地荒漠、自然景观”五大阵地,围绕“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六条战线,2020年6月,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实施《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确定了“以绿治黄”方略和“三屏三区一廊一带”的总体布局,明确到2030年新增森林面积83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实现黄河流域山清水秀的奋斗目标。2020年7月,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7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意见》,9月18日,召开工程启动大会部署八大区域植被种植及防护林提质增效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落实《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组织编制《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建设方案》,根据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重点布局关中北山、白于山区、毛乌素沙地、黄河沿岸等生态脆弱的重点区域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荒漠化治理,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感谢你委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林业工作。
陕西省林业局
2021年5月17日
(联系人:尹 华 电 话:029-8865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