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野生动植物卫士行动暨第七届野生动植物卫士奖颁奖活动在北京召开。长期奋斗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一线的30多位优秀集体和个人获得殊荣,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选2020年第七届野生动植物卫士奖--先锋卫士!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北坡周至县境内,是以川金丝猴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393公顷,森林覆盖率96%,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有红豆杉、独叶草、金丝猴、大熊猫、金钱豹、羚牛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40余种,是我国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40个A级保护区之一,为秦岭大熊猫核心种群的组成部分及其向东扩散的唯一生态走廊,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秉持“保护为主,一以贯之”的理念,坚持科学的保护方法,长期与西北大学开展川金丝猴科研监测和保护,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指导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实施了“空天地”一体化巡护监测平台,信息化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保护事业,帮助辖区居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等产业,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近年来,保护区加大与公安、检察机关协作力度,建立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的跨界长效保护机制。辖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且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羚牛活动视频在央视“秘境之眼”播出后,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生态环境部对秦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成效评估,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得分第一名,获得优评。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人为活动影响极少,绿水青山依然保持原始风貌,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自然保护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来源: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作者:郭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