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巴山珍稀植物园自然教育体验基地
时间:2022-07-21 13:18 来源:信息宣传中心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基本情况

  安康市岚皋县巴山珍稀植物园自然体验基地位于岚皋县城莲花山北坡,占地面积 500 余亩,现有各类植物 200 余种,其中本地品种占 95% 以上,栽植珙桐、红豆杉、鹅掌楸等巴山区域分布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近 100 种,既承担着植物迁地保护、引种驯化等科研任务,又是市民休闲、游客游览、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绿色生态休憩景观空间。

  资源优势

  岚皋巴山珍稀植物园位于县城建成区内,具有良好交通和位置优势,是开展自然体验和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全园分为天池区、东门区两个主要区域,已建成香樟园、兰花园、珙桐园等 23 个植物专类园,收集栽植巴山植物 200 余种,其中红豆杉、珙桐、红豆、鹅掌楸等珍稀植物近 100 种。园内建成植物标识体系、森林生态知识、森林文化科普等基础设施。该基地有专人负责科普活动策划和组织,每年分批次组织县内中小学开展自然教育等科普活动,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特色课程

  基地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活动,传授植物学、生态学和生态环保知识,使青少年在感受、亲近和了解大自然的同时,潜移默化,建立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基地的课程活动内容,以本地资源为主,根据自然季节变化与节气的特点,以植物的花、果、实、根、茎、叶等为主题,开展不同的科普活动。通过撰写自然观察笔记、进行科学统计、开展手工创作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目前比较成熟的课程有“认识身边的植物”“二十四节气里的自然”“小学生的植物自然笔记”“色彩的大自然”以及“种子的旅行”等主题,在不同季节开展不同主题的自然体验活动。

  取得成效

  基地围绕植物园的生态科普功能和基地定位,先后多次组织县内在校学生等青少年开展森林体验、生态科普等活动,通过有目的的森林体验设计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自然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激发他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