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洋县“朱鹮之乡”的美誉深入人心。然而,如今不用远赴洋县,在咸阳市区便能一睹朱鹮风采,朱鹮已在我的家乡“安家落户”。
2月3日,正月初六,我怀揣着期待与憧憬,乘坐公交车前往咸阳市渭河秦都段细柳营湿地。二十多分钟的车程里,渭河沿途风光旖旎,碧波荡漾,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不少市民游客在渭河沿岸的公园观光游览,乐享假日时光。
抵达细柳营湿地后,我惊喜地发现,这里早已汇聚了一群观鸟爱好者。他们有的举着望远镜,屏息凝神地观察着远处的鸟儿,有的手持“长枪短炮”,专注地捕捉鸟儿翩翩起舞的精彩瞬间。来自西安的杨香林已经观鸟十几年了。当被问及为何能坚持这么多年,她笑着说:“鸟儿在水中悠然游弋、嬉戏玩耍、敏捷捕食,一举一动都格外可爱。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关中地区出现了很多没见过的鸟,为我们带来了不断发现新鸟种的惊喜,仿佛在进行一场充满乐趣的‘鸟类集邮’!”
2月3日,在咸阳市渭河秦都段细柳营湿地,观鸟爱好者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拍照观测。
沿着渭河边漫步,我终于与朱鹮相遇。它们时而低飞水面,时而高翔蓝天,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优雅与从容。它们与现代城市景观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人鸟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2月3日,朱鹮在咸阳市渭河秦都段细柳营湿地觅食。
2024年10月15日,陕西省林业局和咸阳市在细柳营湿地联合野化放飞了24只朱鹮。这些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和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东方宝石”,现在已逐渐适应了细柳营湿地的野外生存环境,其中8只在这里定居。
朱鹮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细柳营湿地是陕西省首个在繁华市区设立的朱鹮定居点。这里有近千亩滩涂湿地和高大乔木,为朱鹮野外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地。在这里放飞朱鹮,对增加秦岭北麓朱鹮野外种群数量、扩大朱鹮野外种群栖息地、建立稳定的集合种群等具有重要作用。
“真没想到,朱鹮竟然‘住’到了我们家门口!”咸阳市民刘聪说,“现在,我每天早上在细柳营湿地晨练时,只需抬头仰望,便能欣赏到朱鹮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朱鹮在眼前觅食嬉戏,科普标牌随处可见,细柳营湿地俨然成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课堂。孩子们对朱鹮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提出各种问题:“朱鹮吃什么?”“为什么它们叫朱鹮?”
除了朱鹮,细柳营湿地还吸引了黑颈鸊鷉、白鹭、野鸭等多种鸟类,共同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鸟类的增多,正是咸阳生态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的生动写照。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咸阳近年来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持续努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效力,开展垃圾清漂等专项行动……
2月3日,在咸阳市渭河秦都段细柳营湿地,市民仔细阅读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正如细柳营湿地的一处护鸟标语所言,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湿地美了,鸟儿来了,游人多了,咸阳市民的日子也更幸福了。(作者: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