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59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  别:A
签发人:郑  重

王宇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秦岭碳汇监测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提案》(第259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秦岭区域碳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碳汇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研究林业碳汇技术措施,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任务,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落实我省碳达峰碳中和阶段任务。2022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6.5%、森林蓄积量达到6.2亿立方米的阶段目标任务。过去三年,全省完成营造林2068万亩,其中秦岭区域作为我省森林碳汇重点区域完成营造林657万亩,占全省的32%。按照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提升进度,森林覆盖率、蓄积量阶段目标预计能够按期完成。

(二)全力推动“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我局印发了《陕西省“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规划利用10年时间,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生态空间,建设一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自然保护地高质量“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探索适合陕西的“绿色碳库”建设模式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交易机制,为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验证林业路径、做出林业贡献。目前,该项目正在按规划推动实施,已经取得初步建设成效。

(三)稳步推进“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我局将提升碳汇能力作为生态空间治理的重点方向,加快推进“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按照我局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储备林项目以“储林”“储碳”为主要目标,在营造和培育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木材等多功能森林的同时,实现“储林”“储碳”双储备。截止目前,已批复宁陕等9个“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议书,实施西乡等3个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完成营造林13.3万亩。今后,我省储备林项目将重点在秦岭区域实施。

二、目前开展的碳汇计量监测工作

(一)秦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监测。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碳汇中心基于遥感、气象和土地利用等数据,使用CASA模型对秦岭地区植被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进行计算,根据单位面积内生物量监测数据再通过模型计算,从宏观层面监测秦岭区域碳储量和碳汇量。

(二)秦岭林草湿荒样地监测。2021年以来,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我省组织各市、县按年度开展林草湿综合监测调查,该项调查采集的固定样地的林木蓄积量、灌木、草本等生物量数据,可以结合碳汇计量监测模型数据推算秦岭地区年碳储量和碳汇量。

(三)“百万亩绿色碳库”项目样地监测。该项目碳汇计量监测分为智能化监测样地和人工固定样地。其中,智能化监测设备通过激光雷达、风速监测仪、树木胸径监测仪和土壤监测仪等仪器实时监测并计算出样地碳储量和碳汇量;固定样地通过采集样地内林木蓄积量、灌木、草本等生物量数据,结合碳汇计量监测模型数据计算样地碳储量。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推算示范样地碳汇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施好林业碳汇项目,确保“双碳”目标按期实现。加快推进全省造林绿化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继续实施好“百万亩绿色碳库”、“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等碳汇造林项目,确保按期实现2025年森林覆盖率、蓄积量阶段目标,为2030年中期目标和2060年长期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组织实施全省首次一体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6月3日,省自然资源厅联合我局召开了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工作部署视频会,全面启动全省首次一体化普查工作。全省以“三调”为统一底版,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下开展工作。

(三)构建我省林草湿等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在做好植被NPP监测、林草湿荒样地监测、“百万亩绿色碳库”项目样地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碳汇监测措施整合力,积极应用近地遥感、大数据模型等新技术,探索解决我省碳汇计量监测方面的难点问题,努力构建更加科学、精准、全面的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科学开展碳汇计量监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我局在前期开展了一些探索性工作,但各项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尚处在阶段试验和经验总结阶段。下一步,我局将积极与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等相关部门对接协商,加强部门间数据融合共享,努力提高我省秦岭等不同区域碳汇监测水平。

陕西省林业局

                               2024年6月28日

(联系人:刘  建  电  话:029-886521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