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明珠”红碱淖的生态保护之旅
时间:2021-05-05 09:05 来源:陕西日报

  从包茂高速神木市红碱淖收费站出发,开车20分钟左右就抵达了红碱淖。

  红碱淖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地形地貌独特、湿地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大漠明珠”的美誉。这里的湖泊虽然形成时间不足百年,却是国家重要湿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等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当汽车沿着湖畔的道路驰骋,眼前掠过的一望无际的翠绿草地、色彩变幻的深蓝湖面,还有连绵起伏的黄色沙丘,交织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随着包茂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欣赏这独特的塞外风光。

  从曾经的水域面积萎缩、生态功能受损、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到如今水域辽阔、景色壮观,红碱淖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一切,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结果。

  4月27日,当记者在神木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看到肖红的时候,他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着日常监测工作。“我们在红碱淖的湖心岛区域安置了生态监测设备,通过‘实时监控+互联网’技术,能够详细记录遗鸥回迁、交配、繁育的过程。”肖红指着其中一个监控屏幕告诉记者。

  肖红是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自2002年的冬天第一次来到红碱淖后,他就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近20年里,为了研究红碱淖的遗鸥以及其他鸟类物种,肖红隔三岔五便会从西安来到这里,一住就是好多天。

  “包茂高速公路为我们来红碱淖提供了便利,更加方便了团队在这里进行科研调查工作。”肖红说。

  “我们在红碱淖开展的工作有很多,比如红碱淖都有哪些水鸟,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离开,哪些是在迁徙途中停留觅食的,哪些是来生儿育女的……我们将这些年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变化与红碱淖的生态环境变化有什么关系。”肖红介绍,他与团队对遗鸥的关注更多,“遗鸥每年4月初会回迁至红碱淖,4月底开始交配、筑巢,5月底孵化出幼雏,经过60天的成长,幼鸟便能学会生存。”

  从遗鸥在红碱淖的繁殖与迁徙,到红碱淖生态环境的变化,肖红及团队见证了从21世纪初遗鸥在红碱淖尝试性繁殖,到2007年、2010年遗鸥种群数量的两次快速增长,再到最终建立起近8000巢16000只庞大遗鸥王国的全过程。

  “红碱淖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遗鸥保护工作密不可分。”肖红说,“红碱淖有数以万计的野生动物,特别是野生鸟类,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红碱淖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在陕西省科学院和神木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支持下,我们在红碱淖有了自己的野外科研台站,并架设了网络监测设备。台站距离遗鸥繁殖的湖心岛很近,工作强度下降了,工作效率却得到提高。”

  现如今,遗鸥已成为红碱淖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特别是在夏季,人们沿着包茂高速来这里观光旅游,漫步在红碱淖,遗鸥成群结队、四处飞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呈现眼前。

  为更好地保护红碱淖水域,改善湖泊水质,恢复湖区生态环境,神木市成立了神木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成立以来,管理局积极采取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生态移民、植树造林、河道补水等措施,在红碱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

  “我们疏浚入湖河道17.5公里,大大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并从2016年开始协调上游水库每年放水补给红碱淖100万立方米,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补水500万立方米。同时,实施植被恢复3466亩、农业滴水灌溉1.6万亩,对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户实施污染防治工程,新建了3处污水处理厂、1处垃圾填埋场。”神木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沈峰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管理局还开展了自然保护区内500余户1500余人的移民搬迁和9500余亩耕地征收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生态移民搬迁313户777人,征收耕地5244.55亩。

  如今的红碱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碧波荡漾,蓝天、白云、湖水、沙滩共同构成了一派未加修饰的塞外景色。包茂高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红碱淖观光旅游,让大家看到红碱淖这张闪亮的生态名片。(记者:王梓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