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橘绿时,苒苒物华竞。9月17日,陕西省林业局在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举行“2023年陕西林业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展示新时代以来陕西林业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生态实践,用科普讲好陕西林业创新驱动发展故事。省林业局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昝林森、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曹文举出席并讲话。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张陆军主持。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省科协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和省动物研究所、周至县政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以及周至县小学生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部评为首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活动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全省林业系统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决把秦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水平,为建设科技强省、美丽陕西作出应有贡献。要坚持科技兴林,科学治沙科学绿化科学保护,用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制度,大力开展林草科技攻关,为服务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陕西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持科普为民,科普惠民,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普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强林草科普能力建设,传播普及林草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优秀林草科普工作者代表马宇表示,作为一名林草科普工作者,要当好林业科学与公众的桥梁,当好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当好青少年林业科学精神的启蒙者,苦练业务技能,开展精品科普活动,开发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带动更多的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共同追求科学,探索未知。
全国林草科普基地代表赵海涛表示,今后,我们基地也将继续积极整合科普资源,保障科普工作投入,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生态意识,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现场,局法规科技处、秦岭国家植物园、省林科院、省动管站、省森防站、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多家单位通过现场布展、咨询讲解、发放资料、图文展示等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全国科普日”活动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大规模群众性科普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今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7至23日集中开展。活动期间,陕西林业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精神,充分发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资源优势,依托各类林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普基地和科普场馆,认真组织开展林草科普进校园、科学夏令营、森林体验和自然教育等活动。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林业科技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加强林农林业实用技术培训。(作者:韩莹 审核:马科 赵侠)